上一篇
下一篇

理想的“理想”有点远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电动汽车作为近两年来火热的赛道,总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就像此前特斯拉因为频频降价,被送上了风口浪尖。而随着外界关注程度的逐渐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在水涨船高,比如近日新能源汽车人才有望直接落户上海的政策也可以从侧面证明。

而作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们,同样也牵动着外界很多人的目光,比如最近抢先公布2020年四季度财报的理想汽车。

理想赚钱不靠车

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财报可知,四季度实现总营收为41.5亿元,较三季度的25.1亿元增长了65.2%;2020年全年实现总营收94.6亿元,而上年同期总营收仅有2.844亿元,业绩增长之快可见一斑。

这自然和理想ONE的交付量上升有着很大关系。四季度理想ONE的交付量为14464辆,环比增长67.0%,交付量在稳步攀升的同时也创下了新的季度记录。而整个2020年,理想ONE的总交付量为32624辆,成为最畅销的电动SUV。

而理想汽车的这份财报中,最亮眼的地方无异于是其实现了首个季度盈利,这也让理想成为新造车三势力中率先实现盈利的企业。

根据财报可知,理想汽车四季度实现净利润为1.075亿元,而三季度则亏损1.069亿元;另外2020全年的净亏损只有1.517亿元,比2019年24.4亿元的净亏损相比减少了93.8%。

但是这份首次盈利的成绩单,理想却不是完全靠卖车获得的。从财报可以看出,理想在四季度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利息以及投资带来的大量额外收入。而且理想在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毛利率也出现了下降,从三季度的19.8%下降为17.5%。

而理想汽车方面对此的解释为,毛利率方面的下降,是因为四季度来自供应商方面的一次性返利减少。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一直“抠门”的理想,如今在成本控制上也只剩下为数不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了。

但总体来说,理想汽车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还算不错,能看出理想汽车正在稳步的成长之中,未来似乎也一片光明。

十年时间,全球第一?

而在这种增长势头之下,CEO李想也在内部信中为理想汽车定下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内部信中,李想提出了理想汽车的“五年计划”,2025年的销售目标是在8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中抢占20%的市场份额,即年产销达160万台,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并且到2030年则要拿下25%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而如今理想汽车的市占率还不到3%,也就是说,5年内理想汽车要实现年销售量超过50倍的增长。但是,想要达到这种成长速度,理想似乎还有很多难题。

首先就是构建技术壁垒需要的资金难题。对于电动汽车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来说,想要成为行业第一,过硬的技术壁垒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今理想在各项技术上并没有构成绝对的壁垒,这就需要理想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支撑,但资金对刚实现盈利的理想来说并不好解决。

其次就是增程式红利的消退。从上线以来,理想汽车的卖点就是增程式汽车缓解里程焦虑,也帮助理想实现了不错的销量增长,但是如今增程式红利却在消退。在2021年1月,理想的交付量只有5379辆,而蔚来和小鹏则分别为7225辆、6015辆,理想的优势不再。

最后就是目前理想缺乏产品矩阵。如今理想汽车只有一款SUV车型理想ONE,虽然销量不错,而且已经成为增程式电动SUV中最畅销的车型,但是想要实现自己行业第一的目标,仅仅依靠一款SUV车型似乎很难做到。

绕圈理想,回到纯电动

资金的问题并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但增程式和产品方面的问题却并不是无从下手。于是理想在制定了行业第一的目标之后,也表示自己将会在2023年推出自己的纯电动新车型,并且在之后加速更多新车型的推出速度。

而扩充产品种类对于理想而言,自然会有很多的利好,最重要的就是帮助理想扩充产品矩阵。多样化的产品,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选择,从更多层面吸引消费者,从而拉动理想整体的汽车销量,为其行业第一的目标贡献力量。

并且多元的产品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城市代步可以选择纯电动车型,而较长途的出行,则可以选择增程式车型保证出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困荒郊野外的情况。

但同样,扩张产品种类也会给理想带来很多的挑战。

首先是加重了理想的资金压力。纯电动车型不同于增程式车型,其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巨大的资金投入,而这又让理想回到了资金的困境之中。而且纯电动车型对附属云服务平台的要求更高,理想也需要加大对服务平台的研发投入,这对资金的需求难免让理想为难。

其次是理想在纯电动车型上优势并不明显。因为一开始选择了增程式电动车,理想借助这个差异化的优势,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但是在理想耕耘增程式车型时,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已经在纯电动车型上取得了可见的成长。

可是入局纯电动之后,理想汽车就不得不与这些品牌直接竞争,但是面对这些有力竞争者的主力车型,理想汽车日后推出的纯电动车型还需要经历消费者的考验,未来的坎坷路还很长。

造车大战再升级

虽然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有野心是必要的,但这种野心和目标也不能过于脱离实际,理想汽车虽然有着不错的实力,但是相比其它头部车企来说,这种“全球第一”的目标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了。

而且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逐渐发展,电动汽车也在向着智能汽车一步步迈进,造车大战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交付量、业绩、市占率等方面的比拼了,而是向着更多的层面蔓延着,最终成为关于背后产业链的比拼。

这个产业链关系到汽车芯片、云服务、车联网、智能整车制造等多个方面。举例来说,特斯拉因为自建工厂且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整车制造体系,让其在汽车制造方面有不错的优势,但是在产量集中的时期,有着制造优势的特斯拉也难免出现很多质量问题,由此可见制造方面对车企的重要程度。

再比如汽车芯片这一较为底层的需求,也吸引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很多车企入局,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日后也将会对产品提供更好的助力,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从而刺激销量的上涨。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未来的造车大战波及的范围将会更大,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这场造车大战中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而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想成为行业第一的野心值得称赞,但是能否成功则需要更长久的检验。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该文章系用户自行发布,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本公司进行下架与删除。
  • 全部评论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福州飞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0875号-2 © feiy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1-8566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