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乳制品行业,深陷需求锐减的泥沼,头部乳企伊利亦未能幸免。2024 年前三季财报显示,伊利总营收为 890.39 亿元,同比下降 8.59%;净利润为108.68亿元,同比增长 15.87%。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伊利试图实施生育补贴计划,刺激市场需求、拓展市场份额,打破市场困局。伊利股份发布公告,4月将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
这看似慷慨的补贴计划,究竟是开启新局面的 “金钥匙”,还是在庞大行业压力面前的杯水车薪之举?亟待市场给出答案。
营收下滑,跑不动了?
回溯往昔,伊利的光辉战绩熠熠生辉。
在液奶业务领域,伊利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旗下诸如金典、安慕希等明星产品,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深入人心的品牌塑造,构筑起难以逾越的市场护城河,成为国内消费者选购乳制品时的首选。
此外,伊利产品已成功登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远销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在全球范围内对奶源、生产、研发等全产业链资源的高效整合,伊利不仅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到亚洲第一的跨越,更在全球乳业竞争格局中,强势跻身第一阵营。
然而,当下的乳业市场,“寒冬”气息弥漫,伊利的日子也不好过。
据了解,伊利设定2024年营收目标为1300亿元,相比2023年的1262亿元,增长3%;利润总额目标为147亿元,相比2023年的117.2亿元,增长25%,但从今年三季报情况看,压力很大。2022-2023年,伊利公司管理层也已经连续两年业绩未达标。
一方面,乳制品行业正经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阵痛,市场供需失衡,伊利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近年来,国内牛奶产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奶牛存栏量增加、养殖技术进步等因素,促使原奶产出持续上扬。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新生人口数量的持续下滑、消费降级,消费端增速显得步履蹒跚。
另一方面,伊利创新能力不足,其以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为核心的产品矩阵,正遭遇“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伊利的第一大业务液态奶,贡献了368.87亿元的营收,但同比减少了19.61%;奶粉业务贡献了145.0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7.31%,但较低的增速难以支撑巨头体量;冷饮产品营收同比大幅下滑20.04%,甚至在第二季度同比大幅下滑44.27%。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积极布局饮料业务,推出新品类产品如“畅意100%奶啤”和矿泉水、冷泡茶等。财报数据显示,新品类上半年贡献的营收仅为4.06亿元,同比下滑26.5%,占比不足1%,营收贡献有限。
乳业寒冬下,伊利基本盘动摇,增长引擎失速,让人不禁疑惑:伊利真的跑不动了吗?
老对手、新势力“多维围剿”
在乳业江湖中,伊利这位曾经的常胜将军,如今正遭遇来自老对手和新势力的多维围剿,四面楚歌的压力很大。
在渠道方面,伊利在部分基层渠道的拓展进程中,节奏稍显迟缓,网点覆盖密度不足,且在渠道管理精细化程度上,与蒙牛存在一定差距。
一二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下沉市场继续成为乳业市场的引擎,伊利、蒙牛加速拓展市、县级市场,“下沉战事”激化。据了解,蒙牛凭借“镇村通”项目,强势覆盖4000多个乡镇,直控村镇网点数量在2021年就已达到 60 万家,将销售网络深深扎根于基层市场。
在产品方面,飞鹤通过“科研+营销”双引擎驱动,在婴配粉领域构筑起壁垒,使得伊利在婴配粉市场的竞争中愈发被动。
伊利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左右用于研发,而2024年飞鹤研发投入占比达6.3%,是伊利的2.1倍,还新增国内外授权专利153件,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659项;更关键的是渠道下沉——飞鹤“星妈会”会员体系覆盖2800个县域,复购率高达78%,而伊利金领冠在此区域市占率不足15%。
无独有偶,君乐宝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撕开缺口,这种错位竞争让伊利奶粉业务陷入“高端化受阻、大众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困境。
君乐宝“诠维爱未来”HMO奶粉2024年营收增长45%,在四线城市母婴店覆盖率超90%。当伊利还在为奶粉业务渠道库存焦头烂额时,君乐宝已通过“工厂+牧场+消费者”直连模式将渠道成本压缩至12%,比行业平均低18个百分点。
在品牌营销方面,以认养一头牛为代表的新兴品牌崛起,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吸引消费者目光,抢占份额,对伊利增长造成挤压。
认养一头牛独创“认养奶牛”的营销方式,不仅增加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性和粘性,还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奶源品质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和信任。在短短几年内便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分食了原本属于伊利等传统乳业巨头的市场蛋糕。
总之,老对手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和优势,以及新势力的强势崛起,正全方位地冲击着伊利的市场地位。
巨擎革新,并不容易
市场竞争激烈、营收下滑,凸显伊利发展隐忧,其需要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
短期来看,伊利应砍掉非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业务,攻坚研发建立技术壁垒,提升在奶粉市场的话语权与竞争力。
伊利通过重金投入,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建设先进研发实验室,深入研究母乳营养成分、婴幼儿营养需求等关键课题,力求在奶粉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中期来看,伊利需重构渠道生态,打破下沉困境,夺回被竞争对手蚕食的市场份额。
一是,加大对下沉市场的资源投入,制定专门针对乡镇市场的渠道拓展计划;二是,加强对基层经销商和终端网点的管理与服务,开展经销商培训项目,提升其销售能力与市场运营水平。三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渠道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产品流向、库存情况以及终端销售数据,实现对渠道的精准管理与决策,打破在下沉市场的发展困境。
长期来看,伊利应积极布局新兴市场,瞄准银发经济在精准营养领域持续发力,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比如:利用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不同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或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食品。从 “卖产品” 转变为 “提供健康服务”,实现从 “渠道巨头” 向 “价值创造者”的蜕变。
综上所述,乳业新周期已然开启,留给伊利调整转型的时间窗口正逐渐收窄。这场来自老对手与新势力的围剿,本质上是乳业传统发展模式与新消费时代需求的激烈碰撞。伊利需要在短期优化业务结构、中期重构渠道生态、长期精准布局新兴市场,才有望在乳业新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